中文|English
究竟是谁在给心血管“埋雷”?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达3.30亿,而7—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还有哪些要点?应对心血管疾病,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17年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5.91%和43.56%,每5例死亡中就约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谁在给心血管“埋雷”?
这些数据喜忧参半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报告》显示,最主要的因素有五点:烟草使用、膳食结构、身体活动水平、超重与肥胖和心理健康。这些因素近年来有何变化,又是如何影响心血管健康的?

  2010年至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从52.9%降至50.5%。2018年,86.0%的人认为吸烟会引起严重疾病。

  膳食因素对中国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率的归因比例有所下降,从1982年的62.2%下降到2012年的51.0%。但随着总人口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不健康饮食所导致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人数仍逐渐增加。

  中国居民总身体活动量与心血管病死亡呈显著负关联。1991年至目前,成年人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近一半。

  2002年至2012年,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从2002年的22.8%升至30.1%,肥胖率从7.1%升至11.9%。2017年,全国归因于高BMI(体重指数)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59万,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13.5%。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66%,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10.36%。中国居民重度抑郁症患病率为0.6%,重度抑郁症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睡眠障碍等,可能是为心血管病的到来拉响了警报。其中,血压、血脂异常是最明显的病前预兆,趁早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因此,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十分重要。
近年来,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知晓率从1991年的27%升至2015年的51.6%,同期治疗率从12.0%升至45.8%,控制率从3.0%升至16.8%。

  30多年来,中国高血压控制率增长了五倍。让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给予其科学指导,从而促使其采取行动,通过有效的药物和生活方式使血压达标,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而,7~17岁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与成人评价指标不同)患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从1993年的10.0%升至2011年的12.9%。 
  这提示我们,高血压预防要趁早,提前到儿童青少年,时刻注意孩子身体出现的任何异常状况,有问题及时就医问询。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
  如何预防? 
  如今,天气转凉,已经进入初冬季节。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导致血管收缩,发生心肌梗死、心衰及心脏猝死等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明显增加,研究发现,冬季心血管突发事件要比其他季节高出2至3倍。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无病防病发生; 
  二级预防是为了降低再次发生的危险及减轻致残率,即患病后防止再发病。 
  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防止栓塞
  冬季要注意保暖。高危患者还需进行有效的抗栓治疗。
  小幅晨练
  冬季应注意晨练幅度,避免因幅度过大导致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控制血压和血脂
  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可下降90%。
  控制血脂,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进补适度
  进补易使血脂升高,冬季进补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
  做好保暖工作
  尽量少出门,出门戴上口罩、帽子和围脖等,特别要注意不要迎着风走。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宜清淡,少辛辣,不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等。
  少熬夜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积极调节情绪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产生波动,多与朋友、家人聊天。 
 
  高血压危害大
  管理好血压是一门大学问
  想要管理好您的血压
  多关注舒平喜健康网吧!